style> #wennei .showanswer{font-size: 14px;margin-bottom: 10px} .g9{font-size: 14px;}
隐藏菜单
id_7广告位-99%*49
搜索
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总结_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人阅读
id_1广告位-95%*60

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旨在由名师领衔,以成为名师为奋斗目标、以个人兴趣和专长发展为方向,通过示范辐射、专业引领、成长探索和教育研究,为骨干教师搭建交流的舞台、成长的摇篮,实现“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型教师群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12篇)。欢迎阅读参考!

1

2017年10月王君名师工作室(小学道德与法治)建立,工作室有来自市南区、李沧区、莱西区和西海岸新区成员9人。三年来工作室能够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引领了成员教师的专业发展,辐射带动了工作室成员所在区域、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发展与研究。

一、学习路上,我们同行。

1.打造学习团队。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部编教材的使用推进,2018-2019学年度工作室有计划安排了相关学科培训学习,例如:一二年级低段教材使用解析培训(线上),单元集备培训(线下);同时为了建设更好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工作室一起研读的教育名著有《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道德发展心理学》(科尔伯格)、《教育学原理》(叶澜)、《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高德胜)、《接上童气》《如何判断一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好课》等。通过研读教育教学理论,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学科理论素养;通过线上读书分享、教学案例分享,线下组织了多次省市区域内专题学习。

1.一起研读的教育名著有:

《学与教的心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学科教学学习资料:部编版教材解读(一二三四五六)

2.学习方式:自学、集中研学与学科培训

3.交流方式:线上和线下交流

4.学习成果:读书笔记和个人心得

《道德发展心理学》科尔伯格,主要研读的内容有:道德发展理论、对科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儿童道德判断水平(A前阶段B 服从习俗角色的道德 C 自我认可的道德原则的道德),学习和讨论交流对9个假设性两难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在中高年级尝试将“是与应该”作为改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置与研究。

二、课堂教学中我们同道

根植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感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重要性。

1.研读教材:现阶段小学全面启用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依据,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规则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为重点,以实现了解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功能、树立法治理念、引导行为选择、提高道德修养的育人目标。

2.课例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凸显课程育人价值。

工作室相继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于佳琳、孙喜霞分别执教《吃饭有讲究》;单元课例衔接:刘欣执教四上9《天堑变通途》、王君执教10《放眼看交通》;2018年11月,孙喜霞代表青岛市参加了2018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网路研修线下学科研讨活动,执教了省级公开课《吃饭有讲究》;成员孙喜霞指导所在学校王亚辉在送教下乡到即墨龙山镇进行活动执教了《需要帮助吗?》

工作室主持人每学期要对成员进行全面课堂诊断,提高成员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并带领成员举行全市开放教学活动。毕晓琳执教了《我是一张纸》区级公开课,此课业入选山东省2019年一师一优课课例。

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市北区,市南区,李沧区……每人每学期听评课均到达40节,每人提交了6篇优秀教案或课例均已汇编成册。

三、科研路上我们共研

1.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室现有课题两个,分别是:《统编版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法治素养的研究》、青岛市“十三五”课题《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性实践的研究》

这些课题均能够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内的关键问题,确立研究课题目标。

2.研发共享资源。

工作室积极加强教学资源研发,进行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部分成员参与了市级《品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3.加强示范引领。

校级层面:

工作室成员:刘欣孙喜霞 于佳琳 焦霞 郑妮 毕晓琳均在校级层面担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和集备组长。

区级层面:

(1)孙喜霞、毕晓琳多次在李沧区做教材培训。

(2)于佳琳在市北区做课题实践汇报交流。

(3)焦霞在市南区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班成员总结会上做经验汇报。

李艳秋多次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教学研讨会上上做教材培训同时对新教师岗前培训指导做了业务培训。

市级层面:

孙喜霞送教下乡到即墨龙山镇进行活动,以《教材中的学习活动 “校本化”“班本化”》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省级层面:李艳秋在省级学科研讨会议上做《依托课题研究 创新德育模式》的经验交流。

国家级层面:王君在日喀则送配送教中做学科培训《小学道德

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一年来工作室参与各级名师公开示范教学6次。结对帮扶2次送教活动,在成员的所在区校内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

4.线上教学研究。2020年初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2019-2020第二学期如约到来,学校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居家期间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在“停课不停学”的大背景下逐渐适应“云教育”?如何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价值引领与生活实践有效融合?面对的新挑战,王君名师工作室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特点,积极深入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教学体制,激发教育教学活力,推进教育教学同发展,历经三个月的实践,从相加、相融到重塑,走出了一条线上、线下联动的一体化优质教育教学之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能上课”“上好课”,指导学校提前研判,根据学生、家长、教师已有的网络平台基础,采用“钉钉平台”作为主要线上教学平台。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兰亭小学根据西海岸新区第一批智慧教育行动的基地校优势,启用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平台给联盟学校做好示范引领。“钉钉视频会议+钉钉群直播+“畅言智慧课堂”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授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网上的授课质量和学习效果。

四、新时代,我们一起逐梦

1.个人发展与目标要求:工作室所在成员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为了更好发展学科、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未来学科教学将采用教学与教研采取“横纵协同,联盟发展”的指导思想,依托工作室资源,细化学科统一规划、课程资源建设。实行点线面骨干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的局面,确保教学资源共享、学、研共融,合作共赢。发挥校、区、市、省名师的“名”效应带动,激励每个工作室成员成为区域内学科带头人。

2.突破学科难点的研究:

因《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大都担任班主任,摆在她们面前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让师生的价值取向与国家主流导向同步?如何让师生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我们一直在思索中前行。破困局,解难题,畅“通道”!这是我们的共识。倡导学科与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家校共建等工作紧密联系,通过成长大讲堂、公众号推送、思政云论坛、班级“云”培训会等多种途径针对当前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给师生、家长培训、支招、答疑解惑。通过“整合”“内嵌”“提升”三部曲,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时效育人功能,让正确的价值观陪伴学生入脑随行。

《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云端课堂、云端升旗仪式、云端主题会、云端家长会、云端青年讲堂、云端小讲师、云端骨干论坛、云端最美小主人、好习惯坚持奖评选等多种途径,引领师生积极向善、向美、向上。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借助名师工作室的带动效应,学科可以成立“空中课堂指挥部”“集备组”“道德与法治线下工作坊群”“道德与法治评课群”…让线上与线下活动相互促进,学科教师的存在感、价值感、幸福感在一次次活动中提升。

价值观不是简单的相加相减,而是一次次从课程、管理、环境等核心要素的重塑,只要坚定主流方向,创新工作思路,就能激活行动力。

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深远意义。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新时代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思政学科教师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

2

2017年12月4日,冬日暖阳,银杏金黄!在这充满诗意的日子,彭州市尹华琴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一中,召开工作室三年来的总结大会!全体成员以及工作室顾问廖静萍、成都市常青树计划导师刘涓、彭州一中校长赵明跃参加了此次会议,工作室领衔人尹华琴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领衔人作三年工作总结汇报

尹华琴老师就工作室成立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如理论学习,提升水平;利用网页QQ实时沟通探讨;扎实教学过程;加强科研,提升研究能力;编写乡土学本《彭州历史》;校内研修,专题讲座;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及自身成长等方面作了情况总结。同时就工作室的特色成果亮点及影响作了评估,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意见及建议措施。

二、顾问廖静萍老师发言

廖老师充分肯定了彭州一中对工作室的硬件支持以及工作室三年以来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工作室为彭州历史教育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工作室成员讨论

看看三年来一路和尹老师亦师亦友的情怀之旅,怀揣永久的感动,成员们充分认识到在工作室的浸润下的成长进步,分享着成长的喜悦!

三年工作的总结,既回首成长路,也见识了自己的成长果!第一批名师工作室即将接受检查,无论检查后工作室是否存在下去,但尹华琴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和成员一定会按照彭州一中校长赵明跃的寄语去指导实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尹华琴名师工作室会继续引领学科建设,行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

3

12月17日下午,繁星英语工作室的成员们集中在宗村小学,进行本学期的工作总结。活动一开始,单晓雪校长回顾了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情况,肯定了工作室成员的活动成果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对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和个人成长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促进个人和工作室的共同成长做了深入分析。

接着,蔡凯丽老师针对“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英语作业做了详细解读。蔡老师谈到,英语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在布置时,要以兴趣为基石,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试卷上的100分,而是能内化于心,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素养。因此,单校长为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精心挑选了合适的书籍。

在工作室主持人单校长的带领下,每位成员都在不断地成长着、进步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仍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提升自我!

4

回望是一种成长,是为了更好地眺望远方;携手是一种幸福,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并进。半夏时节,青蝉的歌唱爬上树梢,一学年的工作在“忙碌、充实”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收获,感受到的是工作室成员共进成长的喜悦,努力拼搏、追求极致!回首2021学年的收获与成长,现总结如下:

一、悦于科学启思----研以成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立足园本发展实际,“以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开展”为主题,采用专家引领、研课磨课,小组研讨,阅读分享等形式,带动成员之间的自主和跟进式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个人的修养和专业素质,打造一支有成效、有影响力的教师团队。

1.聚焦科学——来场思考

为进一步探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与策略,提高教师对科学领域的教学能力,工作室邀请了瓯海区学前教研员黄建芬老师为大家进行指导。工作室成员杨松、金天序、周春洁三位成员公开展示了幼儿园科学活动,紧抓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科学性、游戏化的科学活动,黄老师聚焦“科学核心经验”对话执教者和工作室成员,引发大家的讨论与思考,细致的解读了三节教学活动,带着工作室成员们一起体验、分析、和研讨,从科学活动的材料、环节设计及教师的语言等方面作出了指导。科学活动的材料是严谨的,不仅要控制变量,而且要选择更适宜幼儿观察的材料。在环节的设置上,教师要跟随幼儿的好奇心,思考如何让科学活动变得更好玩,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式等等。陈园长肯定了三位执教老师的优点,也对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同时,她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评析是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鼓励全体工作室成员及时提出问题,共同研讨与分析,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学有所思,共促成长!

2.“学”以潜心——来场研读

勤上课、精读书。阅读书籍,不断交流,增强理论认知,是我们“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过程。工作室非常注重各学员的理论积淀,我们通过赠送书籍,让学员们通过阅读教育书籍增加积淀专业知识;通过阅读分享,学员们一同收获着,一同感染着,一同期待着!期待字里行间的温度。工作室精心为工作室的成员们挑选了内涵丰富、极具意义的书籍。其中杨松、周春洁、项清辉老师在同书共读活动中对书中的内容构画出了精致的思维导图,让我们仿佛走进科学游戏的现场!设计与组织展开了一番头脑风暴式分析与解读,老师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及时将关键词通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大家讨论的不亦乐乎,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3.玩转科学实验——来场实战

为提高教师分析、解读幼儿以及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工作室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展示活动。学员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故事情景、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真正体现了以游戏为主,使幼儿在“玩”中体验、“玩”中感悟、“玩”中学习,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无穷乐趣。林思琼老师带来的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磁铁》利用磁铁异性相吸的特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弹簧了解力的反射作用。从发现、探索、制作、感知等让幼儿了解磁铁,知道生活中很多东西都用到磁铁的本领。黄温娴老师带来的中班科学《会“跳舞”的泡泡》神奇的泡泡世界,带来的魅力可想而知。有趣的舞会情景激发幼儿更深层的探究泡泡在不同材质的手套上发生的状态。让幼儿从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探索学习的自主性。项钦辉老师的中班科学活动《我能帮上小乌鸦》乌鸦喝水的故事并不陌生,项老师通过精简的语言带领幼儿走进小乌鸦的世界,感受水位上升现象,发现石头的大小、石头之间的缝隙与水位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陈园长从科学活动的选材适宜性、重要性以及记录表与科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为学员们进行现场操作指导。又从幼儿直观学习表达、习惯、品质上给予了很好的建议。让学员们对如何开展科学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与信心。

二、走进项目化学习,丰盈成长

项目化学习时常萦绕在我们的耳边,到底什么才是项目化学习呢?通过陈园长的分享与讲解,老师们了解到项目化学习是一个发起和组织学习过程的方式,儿童通过自身的经验认识外部世界,并在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与环境互动,从而体验到自主感、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就主题式学习、班本课程和项目化学习的异同,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内容理解、目标达成、问题指向等不同方面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为日后开展项目化课程指明了方向。这是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机会,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而是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助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三、回首过往、展望未来----乘风破浪

陈园长带领工作室的学员在观摩中感悟,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工作室是一个团结合作、乐于学习的团队。在这样一个团队中能时时感受到热切的学习氛围、学习思辩的快乐,因为值得学习的对象就在身边。“师傅”总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无私的帮助,给大家带来优质的资源和贴心得关怀!在每一次的工作室活动中,总能感受到伙伴们闪耀智慧的思维火花和一同前进的步伐。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通过不断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广泛参与,学员们各自的教学和管理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我们的口号,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期待我们的下一场精彩绽放!

5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繁忙而有序的一个学期悄然而过,回顾工作室一学期来的发展,着实是“欢乐与收获并存,成长与成绩共在”。

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树叶间闪动精彩。为充分发挥区名师工作室的指导、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我工作室在本学期共组织了五次研讨课活动。

2020年10月27日,工作室指导专家张尔华老师在浦口二中开设示范课《化学式计算》,通过示范课教学、听课、评课、议课等系列教研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020年11月4日,浦口二中的何正刚老师和六合郑汉友老师在浦口四中进行了同课异构《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

2020年11月17日,工作室年轻教师李凯莉开设了示范课《碳的化学性质》,显示了扎实的基本功。

2020年12月1日,工作室主持人邱艳老师在浦口二中开设了《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示范课,利用数字化实验,引领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2021年1月7日,工作室成员唐叶老师开设了公开课《影响化学反应现象的外因探析》,为如何上好复习课做了很好的示范。

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工作室每次研究课以后,上课教师都要撰写教学反思,观课教师撰写心得体会。

2020.11.13-11.15,浦口区大桥中学邱艳名师工作室成员随同浦口区大桥名师工作站赴陕西省镇安县处级中学和镇安县第二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解决当地教师教学的困惑,分享名师教学智慧,提升课堂教学艺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工作室主持人张尔华老师主持了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教师关键能力提升的区域初中化学研训课程建设的研究》,工作室的邱艳、何正刚、王菲、曹洪波和唐叶老师均为该课题核心成员。

工作室还申报了浦口区第二项专题课题《“STEM”理念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工作室成员也都参与其中。

工作室核心成员何正刚老师的南京市个人课题《初中化学课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也在研究之中。

在2020年浦口区举行的第五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中,何正刚老师的微课《东周王室衰微》获市二等奖,邰晨老师的微课获浦口区一等奖,李露露老师的微课获浦口区三等奖。

2020年11月,王阳娟和李露露在浦口区开展的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区一等奖。

2020年12月,工作室多名成员在浦口区举行的课堂教学大比武中获浦口区一等奖和二等奖。

张老师要求每位成员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张老师对每位成员提出:平时多注重文章的阅读,撰写心得体会;整理每个知识点对应的经典习题;学习微课的制作并且及时总结经验,多交流分享。

杨老师指出,名师工作室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学习的平台,更是扩大视野的阶梯。每一位成员都要借助这个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青年教师更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获取新知,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任局长认为名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科的高度,且工作室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追求。工作室的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教育是一种影响,更有一种相互熏染的力量。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发现学生的才能与闪光点,帮助学生成长。

任局长还指出,工作室成立的目的还要帮助教师成长,师徒结队,师徒互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是工作室取得收获和成绩的有力保障。“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是工作室下一阶段的目标,因为只有做好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使教学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更完善、更优秀。

我们努力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让改变成为一种习惯。

6

谈读书作文500字左右

2020年12月27日清晨,浓浓的大雾阻挡不了周晓玲工作室学员的学习热情,大家准时相约在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对本学年的工作进行梳理。

工作室周导对双流区名教师工作室2020年度考核通知进行精细精准的解读。她分析了工作室考核的具体要求,并对相关资料的准备进行了分类,布置了相应的任务,安排了具体的'负责人。针对这一次的活动,师父再一次向学员们提出建议:做教育或者做任何事都要前瞻性,计划性。大家要带着思考去学习、去工作、去践行。接着,工作室的学员各抒己见,回忆了一学期以来的收获,并展望了来年的具体安排,力争不断提升自己。

充实的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此时,窗外的浓雾渐渐散去,太阳穿透云雾露出了笑脸。在工作室所有学员的努力下,一年的工作室成果已经梳理的清清楚楚!回首特殊的2020年,我们从未停止学习的步伐,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研讨学习,在师父的引领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员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工作室融合语文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7

转眼间,2020年的春天也悄然过去,站在此时回头看,你是否了解最真实的自我?你是否能看清今后的方向,选好适合自己的航程,为一个崭新的日子用心打造。

4月30日,为了对江玲名师工作室2019年的工作作出全面总结,为2020年的工作顺利开展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工作室和成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期间,工作室全体成员相聚在钉钉视频会议里,召开了一场“别样”的工作室会议。

微风习习,夜幕降临,在本次会议主持人明丽君老师的准时邀请下,17位包括三小华辉校长在内的工作室兄弟姊妹们出现在了会议那头。真是多日未见,甚是想念。本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议程:

首先由我们温暖可爱的江玲校长为大家汇报题为“奋进的路,憧憬的天,专业引领看得见”的2019工作总结。江校主要从以下8个方面向大家作了阐述。

1. 个人研修不停步

活到老,学到老。江校的个人研修之路可谓硕果累累。不管是教学研究上的论文、优质课、教学设计、专题讲座,还是自己的个人随笔,又或是各种荣誉称号。大大小小共有14项之多。从这些让人羡慕的奖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智者满满的“快乐和幸福”。

2. 年度总结思路新

2019年1月20日,江校带领工作室成员一起组织了以《奔跑中不忘初心 追梦时砥砺前行》为主题的总结表彰暨读书分享会。会上对工作室成立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公正客观的评价。

3. 四次送教受益多

工作室的明丽君、樊泉泉、候昀、袁娟、石雅欢等几位优秀青年教师为陶港镇中心小学、白沙镇梁公铺小学、木港镇中心小学带去了几堂优质课。江校也在陶港镇中心小学分享了题为《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的交流讲座。后来在木港镇中心小学她还主讲了《此时无生似有生——聊聊无生课堂》的主题讲座。四次送教,四个地方,四种收获。

4. 名师观摩取真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升自己的最大法宝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吸收营养,积蓄能量。在江校的精心组织下,大家于2019年11月20日,赴黄石名校——沈家营小学观摩学习。我们观摩了马琳工作室的一节公开课《梅兰芳蓄须》,并参观了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之后,还观摩了马琳工作室读书分享会,感受了诗词的吟唱魅力。

5. 课题研究有成果

本年度,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全国十三五传统文化课题《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以阅读课为例的研究工作。其中,华辉、江玲等老师的课题微课、教学设计、论文等32篇作品参评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

6. 特色培训提内涵

江校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内涵,有气质的人民教师。去年的3次特色培训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的体验。第一次是微课专家卫友才校长给我们带来了近三个小时的微课培训,第二次是大家翘首以盼的美妆美发形象设计专题培训。第三次是茶艺研修,品茶悟道,走进黄石市静慧茶修学堂,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由体验那一抹清浅,意犹未尽。

7. 继续教育促成长

江校作为有责任的名师,不忘初心,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为大家树立起了榜样,她先后陆续参加了四次重要的继续教育学习。

8. 热心公益藏大爱

万物美好,她在中央。作为党员,妈妈,妻子,老师,甚至是一民简简单单的中国公民,她的身影无处不在。

就像她说的:我有微光,映照远方,江校希冀着以个人之力为大家的梦想前行。

8

7月13日,亳州市、蒙城县丁颖名师工作室2020-2021学年度工作总结活动在亳州师专附小举行。

总结活动的主题为“我们都是追梦人”。工作室成员逐一就自己一学年的收获进行分享,交流感悟。大家各自从本学年的任教学科、工作方向、教学过程以及突出成绩等方面多角度分析总结了个人在岗位上的收获与遗憾,并明确了来年奋斗的方向。纷纷表示,在工作室主持人丁颖的引领下,在工作室同伴的互助下,在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很多困惑得到了及时解决,无论是理论知识、教学技能,还是科研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增强,成果累累。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丁颖充分肯定了各成员在过去一学年取得的成绩,总结梳理了过去一学年工作室承担的各项任务、主持的各项活动。她表示,工作室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科学规划,规范管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稳健的成长和可喜的业绩。同时,丁颖回顾了工作室砥砺前行,一路探索成长的难忘足迹,勉励全体成员要加强学习,主动成长,提升自我,过更加智慧与幸福的教育人生。

一年来,亳州市、蒙城县丁颖名师工作室坚实迈出每一步,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室将进一步强化成员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继续做真实的研究,有温度的教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9

2021学年工作室我用“且行且思 不断前行”来概括。一年来,林益莉名师工作室以多种形式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线下和线上培训活动,成功的完成了既定的计划。

一、明确任务,稳固基础。

结合上学年工作,扬长避短,本学年工作上安排更详细,每个人的任务落实更到位,为后续开展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明确工作室个人任务,确定工作室助理,为后续工作室任务推进打下基础。

2.制定工作室成员个人成长计划,要求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学校特色,围绕“劳动教育”思考和制定有效的活动想法,为后续活动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阅读,提升素养

阅读是教师成长最好的助推器。阅读不仅能增见识长学问,转观念拓思路,还能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成长。一年来,工作室能坚持专业阅读与拓展阅读相结合,专业阅读以提升专业素养,拓展阅读以拓宽视野,宽厚积淀。倡导个人阅读与团队共读相结合,个人阅读重在独立思考,团队交流重在分享集智。许多老师养成了自主、自发、自觉阅读的习惯。同时,工作室从综合实践最新动态中,精心挑选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的专业理论书籍,及时向成员进行推荐。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在阅读中提升。

三、主动担当,落实实践

1.专家领航,理论导行

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有专业深度,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结合学时研修专题,邀请相关的专家指导,或专题讲座,或上示范课例。工作室先后邀请了黄辉、傅根起、杜丽君等专家进行专业引领。他们带来了最新的教学理念,从国际视野角度对课程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展示分析,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2.课堂打磨,实践操练

教学研究的立足点在课堂,课堂是我们永远的主战场。研课磨课,必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根据研究专题,我们让每位学员都承担上课、微报告、撰写论文等任务。重点做好两件事——学和磨。

本学年如期开展了两次的展示活动,工作室主动承担了温州市课改领航中的劳动课堂,由工作室成员黄碧武进行课堂示范——《农用酵素的制作》。在本次承担的活动中,成员们积极响应,主动帮黄碧武老师备课、磨课,经历多次的磨课、探讨和专家引领,过程中不仅仅是上课老师收获丰富,一起参与的老师都收获满满。

3.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结合新的劳动教育热点和理念,鼓励学员在自己学校开展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如马盈盈在校合理利用耕地,开展了以班集体责任制的种植教育,并有效结合开展了一次劳动教育培训活动。本人也同样在学校开展了多样性的劳动教育活动:不定期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结合学校特色打造了极具特色的瓯娃农园和方寸瓯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教室门口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并且在第二学期制定了劳动技能考核方案,在校成功举行了劳动项目的考核,获得一致好评。并且带来多批次校外参观人员参观了这些劳动教育成果,把劳动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辐射。

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教育亦如是,最美好的教育方式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实的脚印,抬头有清晰的远方。一年来,且行且四,不断前行,望新学年继续成长。

10

一、工作进展情况

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余明远名师工作室聚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充分运用天水市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探索不同学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立性与整体性、衔接性与渐进性关系,以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为切入点,以培养内容和方法的梯度性为着力点,以培养效果的统一性为生成点,基于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脉络和价值体系的生成逻辑,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价值链。

(一)深入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

工作室既在研究范围上广覆盖,又在清水县第三中学、第八中学设立工作站,有重点地深入跟踪研究,以期形成全程性的动态发展资料,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工作室先后六次赴清水县第三中学、第八中学开展活动,采取学术讲座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围绕大中小学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设定、机制构建、资源共享、标准确立、师资培养、质量评价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就如何在纵向上打破学段分割,在横向上突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段”和“跨学科”的双向发力与有机融合,实现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衔接贯通、同向同行等问题达成共识,并结合两校实际,形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反诈在行动总结与体会

(二)建立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微信研讨群

工作室在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页设立专门栏目,全面展示工作室人员构成、工作计划和工作动态。工作室建立微信群,随时推送最新学术动态、权威文章、相关活动,分享工作室成员研究成果,并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三)策划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云上思政课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清水县第三中学、第八中学共6位思政课教师、200多名中学生前后接力,同上一堂课。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注重衔接性和渐进性的统一,采取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着力于具象化、细微处,依托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分公司提供的现代传媒技术,从“轩辕故里兴农桑“ “赵充国屯田戍兵”到“大美清水奔小康”,在梳理清水农业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生动展示了清水县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业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爱国主义教育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

(四)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征文大赛

工作室与天水市田家炳中学联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征文大赛。征文面向全校学生,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通过组织中学生展示家乡的历史变迁,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力求以小视角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见微知著,唱响时代 主旋律,引导学生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激发其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获奖作品在天水市田家炳中学微信公众号、学校校刊、校报择优刊发。

(五)参与陇东南第一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论坛暨“爱国主义”教学展示活动

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由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水市教育局和陇南市教育局主办的陇东南第一届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论坛暨“爱国主义”教学展示活动,工作室主持人余明远汇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工作室骨干成员白永强就如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出设想与建议。

(六)积极开展系列宣讲交流活动

在天水师范学院内部及清水县第三中学、第八中学、天水市田家炳中学宣讲,与师生座谈交流,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七)加强与省内名师工作室的业务合作

在立足自主探究的前提下,积极与省内各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室加强业务合作与经验交流。2020年12月9日与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杨建毅名师工作室联合,在会宁县举办“甘肃省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通过参观会师纪念馆、观摩中学思政课实践活动、理论研讨,探寻运用甘肃红色资源,进行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二、经验成效

(一)工作经验

1.夯实了平台基础,拓展了研究空间。依托天水师范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与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南红色文化研究院、天水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华夏文明与产业文化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形成了专业优势互补、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队伍。

2.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开发多类型培训方法。统筹挖掘甘肃省陇东南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大中小学、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开发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情景体验、互动教学、素质拓展、实践调研、微课和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使爱国主义教育灵活多样进教材、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

3.以小视角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创新方法手段,把爱国主义基本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结合起来,依托现代传媒技术,生动展示陇东南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业绩,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用身边文化教育身边学生,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特质与青少年成长成才需求精准对接,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怀。

(二)工作成效

工作室通过目标引领、问题导向、榜样示范和成果应用,实现流程优化、资源整合、主题明确、方向集中、管理规范,开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将常态化活动与重要时间节点的重大活动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相结合,开展的系列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成为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所合作的中小学的特色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新闻媒体对部分活动予以报道。

1.2020年9月23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和教工党支部以工作室为依托,开展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要内容的“党建+”模式。

2.2020年7月2日,天水在线、甘肃每日头条、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相继报道了工作室骨干成员侯智副教授在甘肃省张川县沈遐熙革命纪念馆主讲的以“筚路蓝缕成伟业,沐雨栉风建新功”为主题的云上思政课。

三、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确保名师工作室配套政策落实到位

建议教育厅依据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督查,确保各申报学校落实配套经费投入、研修场所和办公设备等硬件配备、工作室人员工作量津贴核算等方面的政策,以促进名师工作室能够按计划正常开展工作。

(二)专设名师工作室研究课题和项目

建议教育厅专设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研究课题和项目,激励和引导名师工作室聚焦我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遇到普遍性和突出性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强化名师工作室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下一步打算

(一)分类施策,突出特色

计划2021年相继在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中小学重点进行伏羲文化教育,在武山县、甘谷县中小学重点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在秦安县中小学重点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完成第一轮天水市五县二区每县(区)一策的活动。既要注重实践示范,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推广,又要厚植理论基础,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用学理涵养学术观点,将教学改革提升到理性自觉的高度,使其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将联合宣传和教育部门,在天水市“五县两区”大中小学定期轮流举办爱国主义教学观摩与比赛,鼓励和指导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区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并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提炼推广,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完善协同机制,创新教育方法

名师工作室首先要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力求实至名归、名实相符,也要培育新的特色,形成新的发展方向,而不能止步于“名”,局限于既定规格或格局,以实现“循名责实”与“不名一格”的辩证统一。要积极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教育、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深入挖掘、整理与凝练陇东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以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报告、党组织生活、社科研究、思政课教学、团学实践活动、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和载体,形成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做爱国主义教育的引领者、践行者。

11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入探索优秀教师的培养规律,更好地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市南区教育体育局开展了“名师工作室”的认定活动。目的是充分利用校内的名师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学校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带动全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我校积极响应区教体局的号召,认真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学校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工作室大力的支持,使“名师工作室”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为了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逐步规范名师工作室的管理,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思想重视。

学校为工作室教师设置了单独的挂牌工作间,每学期还给“工作室”拨发“特殊工作津贴”, 给工作室成员提供许多的学习、参加培训的机会,为名师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搭建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

工作室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工作的神圣与重要,深刻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清楚认识到名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名师资源共享最大化,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促使其专业发展,旨在建立起名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的培养人才新机制。进一步发挥名师指导、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我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正因为如此,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都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来,形成了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团体。

二、立足校本,带动全校。

由学校组织,以学校培训,教师自我培训为主的校本培训则是最重要、最直接、最实惠和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有效途径。我校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担任着重要的任务。

1、鼓励教师自修,强化自我培训。

工作室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制定了“自培计划”,学校为教师自我培训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并帮助教师订购一些有关课改的书籍、报刊杂志,拓宽教师学习的领域。教师们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夯实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加强教研活动,强化日常培训。

工作室教师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的通识部分、学科部分,以及有关报刊杂志上介绍的课程改革经验文章,通过日常的教研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樊篱,加强交流合作,集体研究,挖掘教材,深刻了解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

3、举办专题讲座,进行集体培训。

工作室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这是校本培训的一种有效形式。讲座内容是新课程教学理念,解读新教材、探究学科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以及外地课改的经验,本地区、本校教师课改经验等,能较好解决在课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最终可以广纳课改新信息,拓宽教育教学视野,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

4、开展示范观摩,进行导向培训。

课改的重点在学科教学,校本培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工作室教师定期共同设计一些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在学校进行观摩示范,课后组织本学科的教师共同进行互动式的评课、研讨,从情境过程、认知过程、因材施教等三方面把握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让教师明白课改的方向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才符合课改要求。努力使每堂课起到观摩、示范、导向作用。

工作室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设计教案、说课、观摩示范和评课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体现“科研、教研、培训一体化”的思路,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5、请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

校本的开发,需要先进的理念作指导。教师发展学校的专家定期到我校、我工作室进行莅临指导,并对工作室教师展示的观摩课、示范课进行听课、评课、互动式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给学校及工作室的校本教研活动注入了生机活力。从领导座谈,教师质疑,到随堂听课,教学评议,在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引领下,我校校本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通过校本培训,工作室教师更好的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工作。

为了更好的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开展了“与名师结对”的活动,每位工作室教师负责带徒弟1-2人,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1、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地质实习报告结束语

针对青年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欠缺,在工作室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2、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实行集体备课,能够使新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了解教学难点,研究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直到形成完整的备课教案。

3、进行互动式听课。

坚持每月2次听新教师课,不定期进行新老教师双向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工作室教师尽显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以供学习,并及时发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传帮带,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4、开展教学研究,促其积累。

要求特别是总结教学法的心得体会,在活动中,我们共同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即使督促新教师每学期进行教学工作总结,指导青年教师总结教学中的体会,形成文字素材,论文分别在省、市、区的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出校级以上公开课、研究课1-2次,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建立新教师教学记录手册。

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记录并长期保留。结合记录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使得新教师能直观看到成长过程。

四、以教科研促教学。

在我校教科研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中,工作室教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根据学校课题,我们确立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子课题。在研究中,我们确立了以下三个研究方向:1、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适应自己程度的学习内容,自由择取学习方法。3、自读自悟。遇到疑难,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探究,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助、个性主动”的信息流多向交互传递,并将所学方法转达化为能力。真正的体现了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学习过程。

在教科研课题的结题中,工作室教师担任了出汇报课的任务,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科研课题精神,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探究,在合作中懂得交流,在自主中学会方法。

将教科研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工作室两位教师在“市南区中青年教师风格展示中”出课,并获得可喜的成绩;教师们撰写出一篇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与案例,分别在全国、省、市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短短的一年匆匆而过,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正在忙碌、有序地进行着。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及时反思、总结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情况,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发挥团队学习的优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无愧于“名师工作室”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总结12

应冬兰区名师工作室2021学年工作在全体学员的通力协作下得以顺利完成。随着工作室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工作室每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本学年工作在充分考虑学员成长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促进学员进一步成长”的研修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学员喜闻乐见的研修活动,学员有收获,工作室出成效。现将本学年工作室研修活动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员提要求,组织来满足

教师成长是教师生涯发展的核心,每位参与工作室的学员都有着各自进一步成长的需求。工作室正好能够汇聚各类资源,服务学员成长。因此,本学年工作室在期初工作布置会议上便向学员收集研修主题,让学员定研修主题成为工作室研修的一大特色。以此促进学员自发、自主、自愿地参与工作室活动,从而实现最佳的研修效果。

从学员提交的研修主题中,工作室梳理出四大主题,分别是教学能力的强化,论文撰写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和命题技巧的获得。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能力提升已是中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工作室围绕四大教师基本教科研能力提升主题,策略了系列研修活动,满足了学员进一步成长的需求。

二、学员齐参与,专家共引领

本学年,工作室共组织11次专题研修活动,分别以公开课展示,专家讲座,教学研讨,读书交流等形式开展,学员参与度高,活动成效好。

教学能力提升是教师成长的根本。工作室的第一次活动便邀请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张建强教授为大家讲解信息化融合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观并正确梳理自身专业成长路径。此后,工作室陆续邀请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晓晨老师帮助学员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说课和试课能力,特级教师曾淑萍、叶海鹤作教学研究专题讲座。一系列专家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使得学员的教学能力全面系统地得到提升。

针对教师论文撰写指导需求,工作室邀请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浩君博士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系统分析教学问题转化为科研论文的方法和技巧,既促进了学员论文撰写理论体系的建构,也强化了从教学问题到论文素材的转化技巧和论文撰写逻辑。为学员的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搭起桥梁。

关于课题研究,工作室邀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滕玮峰教授作题为《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的专题讲座,为即将和将要参与市区级课题结果工作的学员们答疑解惑。在此过程中,滕教授也为学员系统梳理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为学员提供了更多的课题研究思路和策略。

关于命题,工作室主持人应老师也为大家做了题为《命题方法和技巧》的主题讲座,同时组织优秀命题获奖学员参与讨论,共同分享命题经历和注意事项,为学员们提供参考经验。

此外,工作室还多次通过线上研修方式邀请省内专家为学员讲述教师成长的经历和路径,其中金华市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胡爱芬(特级教师)老师一次《关于专业发展你要知道的三个关键》的讲座,道出了教师幸福成长的真谛,让学员感受到了从事教师职业的幸福源泉,也看到了快乐成长的可行路径。

三、学员出成绩,工作室来展示

一学年来,工作室组织多场学员沟通交流活动,开展读书分享活动1场、开展区级展示活动2场,多位学员开出高质量展示课和专题讲座。同时,工作室也鼓励和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各级、各部门、各项目评比。学员拿到的荣誉证书便是最好的证明。一学年里,每位学员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达成了期初的研修目标,迈出了个人专业成长又一坚实的步伐。

  推荐阅读

  课文春天来了小学生朗诵_课文春天来了教案

  政治工作计划(政治工作目标及任务)

  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总结_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 id_5广告位-99%*100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 id_2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万聚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   

网上开店
淘宝运营
活动大促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万聚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